j9九游会中国登录知识百科详情

首页 知识百科 【录】让三晋文物活起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与考古博物馆挂牌

【录】让三晋文物活起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与考古博物馆挂牌

  4月10日,山西省考古研究山西考古博物馆在太原文庙大成殿广场挂牌成立。新组建的山西省考古研究山西考古博物馆,整合了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民俗博物馆2家单位。馆合一将完整从考古发掘到研究解读,再到展览宣教的链条,让文物活起。

  2020年4月10日,山西省考古研究山西考古博物馆在太原文庙大成殿广场挂牌成立。

  据悉,新组建的山西省考古研究山西考古博物馆将负责山西省地下文物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保护和研究工作,承担华五千年文明实证黄河文化一带一路考古等重点课题研究,负责考古出土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和利用等工作。考古也将先行先试,深层次探索以考古为支撑的文物保护与展示利用融合发展,从考古发掘到研究解读,再到展览宣教,形成完整链条,构建富有山西特色馆合一考古和博物馆两个职能齐头并进的运行模式,促进山西从文物资源大省到文物强省的转变。

  是文博单位的整合,也是历史的交融

  回顾历史,作为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前身的勘查组和原山西省民俗博物馆前身的山西省教育图书博物馆在1952年1919年分别成立。

  老一辈考古工作者在考古发掘现场

  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勘察组。七十年,主持发掘了西侯度遗址丁村遗址翼城枣园遗址襄汾陶寺遗址芮城清凉寺墓地柳林高红遗址天马曲村遗址绛县横水墓地翼城大河口墓地侯马晋遗址赵卿墓娄睿墓徐显秀墓隋虞弘墓河津瓷窑址等百余处重要的古代遗址和万余座古代墓葬抢救保护珍贵文物数以万计,为解决人类起源农业起源华文明探源夏商断代工程山西区域文化研究与民族文化融合交流等研究课题,填补历史空白,提供了大批珍贵的实物资料。先后有15项考古发掘项目获得年度全十大考古新发现殊荣,10个项目荣获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发表考古调查发掘简报报告和研究论文千余篇,出版考古发掘报告和研究专著一百余部,其60余部篇获省级以上社科类奖。

  苏秉琦先生在侯马工作站

  山西北撖遗址房址

  晋侯墓地车马坑

  原山西省民俗博物馆前身是原山西省博物馆,历史悠久,从1919年阎锡山在文庙成立山西省教育图书博物馆开始,太原文庙就成为全省围绕文物博物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太原文庙建于清光绪8年1882年,它成为博物馆的历史要从1915年说起,当时山西著名学者教育家常赞春就提出,请政府提倡孔庙庙旁附设教育仪器图书,以为社会教育之补助。孔庙,即后成为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馆址的文庙。

  太原文庙大成殿

  1916年9月,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的创始人兰承荣柯璜等先辈在请倡设圣庙教育馆书直陈建馆目的,窃以教育之道,贵在普及民智民开。阎锡山主政山西后,以兴利除弊为施政纲要,特别是在19171918年这两年里,他多次到位于现在文庙的洗心社演讲,虽然每次演讲主题不同,但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是社会教育民德民智。1919年10月,山西博物的前身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在太原文庙正式成立。它与南通博物苑北京立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博物等一道开启先进思想之风,文博事业之潮。

  山西日报关于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开幕的报导1919年10月9日

  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建立之初,广泛搜集图书动植物标本金石文物先贤遗文等藏品,且举办系列展览,展览的举办既起到了一定的社会教育作用,也为先进思想在山西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1925年10月,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更名为山西公立图书馆,博物馆成为图书馆的附设机构,但仍然发挥着其应有的功能。1933年,山西公立图书馆更名为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制定了以教育为主的办馆宗旨,举办的各种大型展览创办的山西民众教育月刊,为提高民众的文化知识,促进社会教育水,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1933年12月29日,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开幕典礼留念

  但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11月8日,太原沦陷。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随之沦落日伪手,馆名先后为太原博物馆山西省立新民教育馆,文物藏品也蒙受惨重损失。

  1941年山西省立新民教育馆卫生展览布展

  1945年抗战胜利后,恢复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馆名。1948年太原解放前夕,阎锡山将兵工厂设在民众教育馆馆址文庙,博物馆工作被迫断,馆舍建筑和藏品再遭劫难。

  1949年4月,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由太原市军管会文教接管组接管。6月,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更名为山西省图书博物馆,下设博物馆部。1951年,按照以改造原有博物馆为主的方针,山西省图书博物馆对原有陈列内容和藏品管理进行了改造和整顿。1953年9月,山西省图书博物馆与太原市人民文物馆合并,在文庙建立山西省博物馆。

  20世纪50年代初,山西省图书博物馆博物部大门入口

  直至21世纪初,太原文庙一直作为山西省博物馆的馆址,但1990年代开始,庙苑古建筑格局已无法适应现代博物馆的功能需求,山西省博物馆便开始寻求拓展新的空间。为此,1992年,政府决定筹建一座现代化新馆。新馆于2004年竣工,定名为山西博物。在原山西博物馆旧址,分别建立了山西省民俗博物馆和山西省艺术博物馆。其山西省民俗博物馆成立于2003年,在弘扬儒学精神展示山西民俗文化等方面成果突出。

  山西省博物馆馆门

  考古研究和文物展示结合

  未山西省考古研究将着眼山西考古资源特色,内设古人类研究所华夏文明研究所晋文化研究所民族融合研究所四个核心学术研究部门,积极探索山西在亚地区古人类起源与演化进程的重要作用,在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及早期家形成的历史地位,以及夏商王朝资源控制与家政权巩固关系模式以及晋在华文化大一统形成过程的作用,并从考古学角度揭示山西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成就。

  柿子滩遗址发掘现场

  考古还将打造多学科考古学研究台,在目前已经拥有的冶金考古植物考古动物考古食谱分析材料分析等科技考古人才队伍基础上,继续引进夯实,健全学科门类方向,为形成综合的多样的科技考古学实验室奠定基础。

  陶寺观象台

  未太原文庙展陈空间将作为博物馆开放,并依托山西丰富的出土文物资源,依托已有的考古学科研团队和研究成果,创建具有考古学特色的考古博物馆。从考古学学科发展的角度从强调出土文物学术意义的角度,深度阐述展示山西史前及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向社会公众科学传播考古学知识,讲好华五千年文明发展进程的山西故事,讲好黄河文化孕育下的历史文脉精神,讲好出土文物背后所反映的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艺术等内涵。

  徐显秀墓壁画

上一篇:【创意】玫瑰油使用对肌肤有什么好处 下一篇:【网络】蓝城集团·雲夢桃源2023春季人才计划,邹城